第470章(2 / 2)

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4053 字 9天前

就在这个时候,在他们侧翼,忽然间又传出了一片密集的枪声,紧接着便响起了震天一般的喊杀声,一支于家军突然间出现在了周遇吉所部的侧面,一通猛冲猛打,周遇吉所部顿时也全军崩溃,开始四散奔逃。

周遇吉的亲兵本来想要护着周遇吉退走,可是却被一批于家军兵将堵在了一个院子之中,亲兵虽然拼死保护周遇吉,但是很快便被于家军屠戮殆尽,一群于家军兵将冲入院子,将周遇吉掀翻在地绳捆索绑了起来。

原来这一批于家军正是朝阳门外面的于家军第一旅所部,经过一番苦战,于家军终于还是攻破了朝阳门,杀入了城中。

就在周明虎献门投降,引于家军入城之后,第七旅两个营入城便一刻不停顺着城墙朝着朝阳门杀去。

东直门被破的消息很快传至朝阳门一带,高起潜一听吓得是魂飞魄散,眨巴眼就失去了踪影。

刚到朝阳门的杨国柱也奇怪,怎么他才前脚走,东直门后脚就被于家军给破了呢?于是他赶紧一边派人打探消息,一边率兵布防。

这时候朝阳门外于家军攻势正紧,城内守军又听闻东直门被破,军心顿时大乱,一时间更是无法抵御于家军的猛攻。

再加上于家军部分兵将从东直门攻入之后,立即杀奔朝阳门,杨国柱虽然有心报国,但是却无力御下,本身他带过来的三千兵马,其中部分就不是他以前的部下,乱局之中他的军令根本不起多大作用,就算是他直隶的部下,这个时候也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加之本来在这边御守的那些官军,更不听他的指挥。

所以不多久两个营的于家军从东直门便攻到了朝阳门一带,这里的守军仅仅是稍作抵抗,便哄堂大散,于家军的兵将们迅速的逐散了守门的官军,夺占了朝阳门,从内打开了城门,随即于孝天便率领大批于家军蜂拥而入,冲入了京城之中。

这时候守军早已是四散奔逃,跑的不知踪影,于孝天仅仅是稍作布置,调派兵将开始分头赶往内城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以及安定门德胜门登出先将内城的城门控制住,将那里的守军先行逐散,将其赶出内城或者逼到城西一带,等一下再想办法解决他们。

至于他自己,这会儿则率领了近卫营和一个精锐步兵营,直奔皇城而去,在路上他便听到了午门一带传来的激烈的战斗声,知道肯定是明军开始对那边的邱庆辉所部展开了反攻,于是更加不敢怠慢,下令部下全部跑步前进,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午门那边,先解邱庆辉的危机再说。

而他率部感到午门的时候,正是邱庆辉率部将周遇吉所部打的开始崩溃的时候,再加上他麾下的实力强悍的近卫营和另一个步兵营的猛击,周遇吉所部几乎被于家军全歼在了午门一带,剩下的溃兵则溃散到了城中。

这时候满城到处都是逃散的溃兵,这些明军溃兵军纪十分败坏,趁着兵溃之际,不少人在城中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事情,走家串户但凡看中一些人家,便立即破门而入,抢劫百姓的财物,淫辱妇女,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只为了趁乱大捞一笔。

这时候暂时于孝天还没空去管这些事情,击溃了周遇吉所部之后,他立即派兵赶往西华门,这时候西华门那边也遇到了官军的反扑,但是远没有午门这边的战事激烈,在援军抵达之后,只是片刻功夫,便将围攻西华门的那帮官军尽数击溃,这时候整个皇城外围算是基本上被稳定了下来。

于家军各部在京师之中的进展都非常之快,所有人都拼了命的赶往指定的地点,和那里驻守的官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官军眼见于家军大举入城,整个军心随即崩溃,纷纷逃往了城西方向。

曹化淳虽然极力控制兵马,但是到了这会儿也已经是回天无力,大批官军惊惧之下,开始打开了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纷纷逃出了京城,落荒逃往了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

这时候整个京师的防御体系全部崩乱,兵找不着将,将也找不到兵,大批明军兵将各顾各,谁也顾不上皇城之中的皇帝了,要么是在城中趁机作乱大抢一把,要么是脚底抹油,出城逃离了京师。

于家军的兵力虽然并不是很多,但是因为守城官军军心崩溃,使得他们基本上没有遭遇太多的抵抗,只是在个别地方,遭遇了少量忠心耿耿的官军兵将的拼死抵抗,但是在于家军优势火力面前,他们的这种抵抗显得是十分苍白,很快不是被当场击溃,就是被打的落花流水,全军覆没。

所以于家军的进展很快,到了天黑的时候,内城的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安定门便已经被于家军拿下,内城仅剩下了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和德胜门尚未被于家军控制。

入夜之后,于孝天下令稍作休整,在已经攻占的各门处先构筑街垒防线,稳住目前的成果,并且开始抽调兵力,向宣武门和德胜门集结,做好午夜攻击这两处城门的准备。

而于孝天自己,则带兵走到了午门外面,远远的观察了一下夜色笼罩之中的这座巍峨的宫城。

对于眼前的这座午门,眼下被称作承天门,于孝天非常熟悉,在午门之外,这个时代修建有一个t字形广场,虽然没有后世的大,但是也颇具气象,在广场东西南三面,还修筑了宫墙,将承天门围了起来,另外在这里的东南西三面又开了三个宫门。

而于孝天所处的位置,其实并不是承天门,而是承天门外面的大明门,现在这里的宫门都紧闭着,城门上黑漆漆的一片,一片死寂的景象。

(宝贝女儿被庸医给耽误了!昨天上午高烧入院,整整折腾了一整天带一宿!这会儿凑时间才赶回来码了一章,这会儿瞌睡的要死,但是还要马上赶回医院去,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望天下人都做孝子!当爹妈实在是不容易呀!明天如果断更的话,大家一定要体谅一下!多谢!另外还要感谢大漠笑春风兄弟的打赏!)

第七十一章 奏疏

这个时候,因为于家军攻入城中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京师守军和朝廷都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根本没有在宫城之中陈驻多少兵马,驻守在这里的也仅仅是一些锦衣卫,总兵力不过一两千人,而且战斗力很差。

如果于孝天现在想要攻入皇城之中的话,可以说是基本上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于孝天却并未这么做。

因为他很清楚崇祯性格的刚烈,如果他现在攻入皇城之中,那么以崇祯的性格,肯定不会甘愿当他的俘虏,一定会自杀殉国,并且举家殉死,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他倒是没有迂腐到怜悯崇祯的程度,任何时代在中国这片国土上,朝代的更迭,往往都是极为血腥的,新上位者,绝不会留下可以威胁到他的隐患,对于前朝的后嗣往往都是极尽可能的赶尽杀绝。

而他想要上位,肯定也少不了进行一场血腥的杀戮,这一次他攻打京师,从天津卫开始,率领麾下兵将,已经杀人盈万,起码已经有数万人被他于家军屠戮,其中既有建奴也有官军,更有一些无辜的百姓。

但是他之所以现在不攻打皇宫,并不是因为他兵力不足或者是对崇祯心存怜悯,而是有着他的需要。

大明历经二三百年的时间,现如今天下皆视大明朱家王朝为正朔,他突然之间兵行险招,悍然攻取了京师,但是天下还有太多地方,尚在大明治下。

崇祯死,那么天下各地还散落了许许多多朱家的后裔,就算是他逼死了崇祯,大明的那些各地的官员,还是可以从这些朱家后裔之中选出一个人甚至是几个人将其扶植起来登基称帝,继续和他对抗。

这么一来天下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他没有这个时间,来天天应付这种事情,所以他现在需要崇祯活着。

崇祯活着,那么他就是大明的正朔,谁也不能再立一个人起来称帝,接替崇祯诏令天下兵马和他于家军对抗。

只要他控制住崇祯,那么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管诏令是出自谁手,只要盖上了皇印,谁都不能说什么,如有人违抗,那么就是抗旨,这对于迅速稳定大明局势,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通过这个手段,可以尽量的让中国人的血少流一些,也让中国的经济少遭受一些破坏,他于孝天实在是等不起了。

现如今他已经年近四十,可是却还没有把中国人的舰队派出去,只是初步的刚派出了为数很少的海船,前往世界各地探路,他没有太多时间等下去,他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中华的稳定,才能有余力派出大批兵马战舰,去世界各地争夺地盘。

所以他必须要让崇祯活着,才能完成他的目标,至于他称帝与否,反倒并不是非常重要的,而他在有生之年之中,要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一条强大的康庄大道,为今后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得多。

这也是于孝天暗地里在和高明虎谈判之际,郑重答应高明虎,绝不加害崇祯皇帝的原因。

现如今虽然京师还未被他完全控制,但是大局已经差不多底定,接下来最快明日便可以将京师全面控制起来,只要今晚没有出什么问题,那么一切就都已经尽被他掌控,现在他估计呆在皇宫之中的崇祯,心情恐怕是非常惶恐和愤怒。

那么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先安抚住崇祯再说,想到这里,他招手叫来了这次随军前来的鲁通,低头跟他耳语了一番,刘通一边听一边点头,然后躬身接令,赶紧下去临时找了个地方,取来了文房四宝,铺开了一张宣纸,开始奋笔疾书了起来。

不多时鲁通写出了一份洋洋洒洒的奏章,吹干了墨迹之后,反复又读了一遍,然后快步呈给了于孝天过目,于孝天看罢之后点点头道:“就是这个意思,没有问题,派人给宫中送进去吧!”

不多时一个被俘的太监被拖了过来,鲁通将这份以于孝天名义写的奏章交给了这个太监,对他说道:“此乃是我们大帅呈递给圣上的奏章,想必圣上现在肯定十分惊恐,我等并无要谋害圣上的意图,不过是入京清除那些奸佞之臣罢了!你现在就带着这份奏章,速速进宫,将其呈交给圣上,请圣上莫要担心,我们大帅并无谋反的意图,对于宫中今后的一应所需,我们都将会极力供给,绝不会让圣上以及宫中之人受半点委屈!至于惊扰圣上,还望圣上多多见谅,我们大帅待京城局势稳定之后,自会前去向圣上请罪!去吧!”

那个太监战战兢兢的接过这份奏疏,连连点头称是,接着被人带了下去,朝着大明门方向走去。

把手大明门的锦衣卫看到有一个太监,挑着一个灯笼,朝着大明门走来,于是赶紧敲响了警锣,大明门城楼之上,顿时便乱了起来。

一个锦衣卫千总趴在城门楼上,厉声喝道:“来者何人!速速止步,再不报出身份,我等就要开弓放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