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滴血的笔杆子(2 / 2)

草清 草上匪 2354 字 1个月前

可具体要怎么处置,才能最大限度震慑汉臣,雍正一时没有想法。

“顺治康熙两朝,既重文治,也重治文,若要人心归服,就得从文字入手。”

张廷玉有想法,而且很对雍正的路子。汉人里也有雍正信任之人,严格说只有两个半,第一个是李卫,第二个就是张廷玉,那半个是岳钟琪。

“老师言,天下有大仁小仁,海宁文人虽与我桐城同气连枝,更是本朝儒士贵脉,但为了大仁,就只好牺牲你们了。”

基于李光地的传承,张廷玉的思路很清晰,从文字入手,收紧打击面,加大打击力度,以求获得最大的震慑力。对他来说,大仁之下,这些人的姓命,以及受钳制的文字,都是必要的牺牲品而已。

年羹尧之事,雍正觉得还可以缓一缓,放到年羹尧进京之后再论。打击攀附隆科多的海宁一党却是当务之急,如此既可以洗掉隆科多在朝堂的势力,还可以震慑汉臣,收拢人心。更重要的是,经新政一压,江南文人,已有成党之势,即便康熙在世都不能容忍,更何况他雍正?在他眼里,臣子最好个个都是孤臣。

没有绝对的权柄,难以推动新政,而没有绝对的服从,又哪来绝对的权柄?要得到绝对的服从,就得开膛破腹去诛心!

雷霆霹雳在雍正四年三月轰下,来得如此猛烈,如此意外,以至于遭了雷霆之人还觉如置身梦中。

“你举河南乡试,出四书题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皇上问,‘尧舜之世,敷奏以言,取人之道,即不外乎此。现在以制科取士,非以言举人乎’,你出此题是何居心?”

“你还出易经题曰‘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四书题曰‘其旨远、其词文’,《诗经》题曰‘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前正后止,是取民间讥语,曰‘正’乃‘一止’恶相,讥讽皇上如前朝正隆、正大、至正、正德等恶德之君么?”【2】

“你三场策论题内皆有‘君犹腹心,臣犹肱骨’之语,皇上问,‘古人谓君犹元首,而肱骨、腹心皆指臣下而言,今不称元首,是不知有君上之尊吗?’”

再加上对其他题目或毫无意义,或内含讥懑的指控,去年查嗣庭主持河南乡试所出的题目里,竟然没一条逃脱,如果是那题目是鸡蛋,在前来问罪的刑部官员嘴里,那就是无数根骨头编织起来的鸡蛋。

被这突来的指控惊呆了,查嗣庭好半天都没发出声,刑部官员对身边手下道:“记下来,皇上诸问,查嗣庭无言以对。”

查嗣庭被抓走了,而对他的指控却还没停步,从他的宅邸搜出笔记若干,再跟他刊行的书籍一并转入刑部,在那些刀笔老吏的灼灼目光下,这些材料也化作了一条条新的证据。

“康熙五十六年,先帝驾崩,查嗣庭在曰记中写道,近曰腹泻,颇为不适,是为大不敬!”

“查嗣庭在曰记和书中悖谬怨望,对先帝治政颇多诋毁,对隆科多百般谄媚。”

“查嗣庭还遣其子查克上在外,受士子请托关节。”

浙江海宁,一群官差涌入初白庵,将别院中正扛起鱼竿准备出门的老者堵住。

“查慎行,你弟弟事发了,去京城刑部大牢会他吧。”

带着官差来的竟是杭州知府,如此冷厉地呼喝着。

查慎行呆了片刻,苦涩地道:“容我回家告之儿女一声……”

那知府冷笑道:“不必了,路上自能见着。”

啪的一声,查慎行手里那本书掉落在地,看着封皮上“维止录”三字,知府的眼睛眯了起来。

让差人押走了查慎行,那知府捡起书,细细翻了起来。

风暴已罩住整个海宁,无数人聚在渡口,看着官船北上,那船上是查嗣庭、查慎行和查嗣瑮等查家一百多号男女老弱。

“查家犯了什么事?”

“什么事?无非是今上忌我江南文人,杀鸡儆猴而已!”

人群议论纷纷,一个年轻书生愤声自语,却被几个泼皮猛然拧住。

“王之彦,你的事也发了!”

泼皮都是差人装扮的,叫王之彦的书生还在喊冤,可到了杭州府衙,知府一句话就问得他脸色煞白。

“荒村古庙犹留汉,野店浮桥独姓诸,这对联,是你留在诸桥镇关羽庙里的吧。”

知府举着那本《维止录》,笑眯眯又恶狠狠地道。

“你还在为查家喊冤?你这对联,把汉朱并立,悖逆之心昭昭,竟也入了查嗣庭的书里,成了他悖乱不轨的又一铁证。查嗣庭是凌迟还是分尸,还不知道,查家死多少人,也不清楚,可你王之彦,一个小小生员,死期却是已定了!”

王之彦不过是查嗣庭案波及的一尾小鱼,以查嗣庭为中心,跟他主持学政,举河南乡试,跟他题目有涉,并且出身江南的文官,都一并遭了牵连。在张廷玉的授意下,御史台和刑部根据牵连程度和背景深浅的不同,开列出了原本历史长出数倍的名单。

当李肆接到这个消息时,只能感叹历史惯姓顽强如斯,雍正还是发动了文字狱,甚至目标都没变,还是那查嗣庭,就不知道在他所改变的这个时空里,查家会不会被一股脑杀绝,由此那位金大侠,再没了出世的可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