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2 / 2)

“小店今天开业,前三天只要在店里吃饭的,免费送一盘小菜。还有,前三天店里所有的饭菜都八折优惠,吃一顿大肉水饺才五毛钱”林宛扯着嗓子吆喝了一声

“另外,鸡蛋饼今天两毛五分一张,烙馍卷菜1毛五一张,里面增加了大米南瓜粥和玉米面粥,一碗粥两分钱”

这么一吆喝,还真吆喝了些人进来。

早上的时候,多半吃的饼和粥,就这样忙活到了九点多,梁红梅去后院厨房开始包饺子。留下林宛一个人在外面又做饼又收碗的。

到了十点多,清闲了许多,林宛才赶紧把碗拿到后院水井旁刷干净。

然后帮着妈妈包饺子

为了方便,林宛在厨房弄了个火炉子。大锅里用来煮水饺,火炉子上用来下面条

第十章 妈妈学习

中午十一点的时候,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人。

母女两一个照顾外面,一个忙着里面,客人虽不多,但也够她们忙活的。

第二天不逢集的时候,人少些,早上的人多,大多都是镇上的人,中午来吃饭的也就四五个人

到了第三天,人更多了,饺子根本供不上。但也没办法。她们没有钱买冰箱,再说,现在的冰箱需要好几百才能买到,还要跑到县城或者省城去买也不一定能买到。

她们的价格虽然优惠,薄利多销,三天下来,林宛算了算成本,她们还赚了十几块呢,收了不少票,光不同样的票,就有十来张了。他们现在却的就是票,吃饭的人一听他们什么票都收,有些布票,糖票,糕点票多的都拿出来了。

三天这么便宜的价格都赚这么多,一下子乐坏了梁红梅,学习的动力更积极了。

专门去学校旁边的文具店,买了个铅笔橡皮,学写字。

这几天也认识十几个字了,要写会才行。

每隔几天,哥哥休息,过来看她们,特地给母女俩从家里带了些衣服过来。

上次林妈妈来的时候,都没带换洗的衣服,还好现在天气热,衣服薄,晚上换下来洗洗,第二天不耽误穿。

只是这些衣服上面多多少少带着补丁。

林宛看了以后,心下想着,明天给妈妈和哥哥做两身衣服。

“哥,妈现在可积极了,晚上也不嫌累,跟小学生似的,趴在桌子上学写字,妈现在能认好几十个字了。”门店里,林宛小声的和林应辉说着这几天妈的变化

两个孩子都很欣慰“妈学习是好事,回去我去村里问问谁家有旧书,我给妈找两本。”

“嗯,哥,马上到月底了,你准备准备,该去学校报到了”

“我知道,等干完这几天,我就准备下”

“哥,家里的衣服就带些里面换洗的就行,衣服我和妈在这边给你买好,大学里面也不知道发不发被褥”

“通知书上没写,还是咱们自己准备吧。”

“哥,这些我和妈给你准备就行”

林应辉看着小妹的唠叨,突然看着她笑了笑“小妹变了”

“我哪儿变了?不还是你小妹?”林宛白了自己哥哥一眼,嘴上不承认

经历了那些,活了五十多岁,能不变么,她再也不是十几岁的女孩了。

“是,是,还是我小妹”林应辉帮着她摘着菜,宠溺的笑了笑

妈妈说,哥哥长的像她爸爸,人不仅长的帅气,笑起来也很好看。

妈妈说爸爸身材很高,说她们结婚那一年,爸爸还猛的窜了好几厘米。

爸爸走的时候,她都没什么印象。所以每当妈妈露出回忆的笑容时,她和哥哥都体会不来妈妈的心境。

在她们心里,爸爸就是个抛妻弃子的坏蛋!

马上进入九月份,天气慢慢变冷,哥要去的那个城市冬天很冷。

这个年代大多人穿的都是,蓝色的大褂子,要么两个兜,要么四个兜的,女孩子的也就是那种翠花的宽大的衣服。出去一看大街小巷都是蓝蓝的一片

第十一章 哥哥上学

要是有谁有件军大衣,能羡慕死人的。

镇上的成衣店里,看来看去就是那几种老式的样式,现在县城卖的应该比这里的样式流行

转了一圈,林宛拿着这些日子挣来的布票只给哥哥买了做被褥的里面儿,还有些棉花。

又给妈妈扯了几尺布,拿了回来。

林宛又找了不逢集的一天,一大早的坐车去了县城的市场。给哥挑了件时下最流行的的确良布的白色短衬衫。又买了件蓝白条的短袖。一套运动衣,两条裤子。两双帆布鞋,花了十几张票和十块钱呢。

哥哥要去城市上学,不能穿着补丁衣服去,不管什么时候,外表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买完这些,林宛又给妈妈挑了一套衣服。自己看上了一件碎花过膝的长裙,一张布票还要在加三块钱呢,犹豫了半天没舍得买。天气马上冷了,也穿不了几天。

这几年的衣服赶时髦,一年一个样,还是等到明年在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