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入京(1 / 2)

烈明 睿士 1729 字 27天前

崇祯十二年三月初八,顺天府固安县,经历了满清鞑子的入关洗劫,北直隶顺天府一带显得有些萧条。这些年,不是流寇作乱,便是鞑子南下,顺天府的百姓们倒是能泰然处之了,清军撤退后,固安很快便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节奏。

一大早,固城驿便接到知县大人的命令,今日将有朝廷官员自固城入京,吩咐固城驿好生招待。这让固城驿的驿丞焦憨却很是为难。

众所周知,崇祯初年,朝廷便下旨裁撤各地驿站,一时间大明境内的驿站纷纷关张,驿站内上至驿丞、巡检,下到普通驿卒全体下岗。据传言,如今号称“闯王”的流寇首领李自成当年便是大明驿卒中的一员,因为丢了饭碗,才加入到造反的行列中去的。

直到最近两年,因为驿站和其附属机构递运所的裁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陆路运输的阻滞以及官员出行的不便,尤其是鞑子入寇,物资转运不便的事情层出不穷,也因此,朝廷开始在京畿一带重新设置驿站和递运所。

只是目前朝廷积弱,已然没有财力支撑驿站和递运所的运行,所以,京畿一带的这些个站所也不过是些摆设。知县大人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便要穷的叮当响的驿站接待朝廷大员,着实令焦憨危难不已。

但没有法子,焦憨和手下仅有的几个驿卒商量了一下,将驿站内的房舍重新打扫了一通,烧伤热水,接下来不仅是吃食,就是连被褥、茶叶等用物都成了问题,没奈何,焦憨舍出一张老脸到街上的几家商铺讨要了一些,看着这少的可怜的用物,焦憨便确定此次是要被责罚了,搞不好,连这来之不易的差事都要丢掉。

就在一众人长吁短叹的时候,一行车马已经来到了驿站门前。没办法,焦憨只得硬着头皮迎上去。

固安知县一众官吏看来是在城门处接到了这一行人,送到了驿站,躬身行礼闲叙了片刻,叮嘱焦憨之后,便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焦憨心中暗骂,这县衙中不富裕,却将这烫手山芋推给了驿站,这县尊打的还真是好主意。

焦憨走到近前,一看这一行人,顿时苦了脸。这一行人,共有五十多匹马,还有一辆马车,小小的驿站哪里装的下哟!

为首的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身白色文士袍,头戴网巾,只是网巾上还系着一条孝带,眼见着是在孝期,却不知怎么会在这时候进京。脸庞消瘦,不怒自威,身后跟着的几十条大汉,大眼一瞧,便知是些兵爷,身上的杀伐之气岂是一身的便装能够遮掩的。

那中年人却是似乎没有看到焦憨,转身吩咐着手下将马车安顿好,接着便有两人从车上扶下来一名少年。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还带着抹额,容颜略有些憔悴,像是大病初愈,脚步都有些虚浮。

此时,一名大汉却走到那中年人面前拱手说道:“大人,这固安县未免有些太慢待了吧,这小小的驿站,仅有一个院子,如何能住下咱们这如许多的人!”

焦憨心头一颤,连忙作揖拱手,“启禀大人,小的便是这固城驿的驿丞。还请大人容小的仔细回话,确实是不知大人的车驾会有这么多人,固城驿初建未久,如今就是这么大的规模,确实是慢待了众位上官……!”

焦憨说到这里,不住的看向那中年人,那中年人却没说什么,反倒是一旁的病容少年开了口,“大人,这驿站委实住不下咱们这么多人,我看这街角巷尾便有一家客栈,不如包下那家客栈,让兄弟们暂且在那里住下。”

中年人点点头,病容少年便扭头吩咐道:“金发,快去将那家客栈包下来,如今京畿刚刚平静,料想出门的客商也不多,如果有住宿的人,便多给些银子,好言相劝,请他们离开,勿要起了争执!”

“那大爷您?”一旁的汉子问道。

“我与卢督师和杨大人便在这里住下,有驿卒在此伺候便可,你们也一路劳顿,今天便好好休息下!”

焦憨闻听“卢督师”三个字,双腿一软,径直便跪在了当面,颤着声音问道:“敢问大人可是宣大的卢督师?”

卢象昇微微一笑,“正是本官,驿丞有何见教?”

焦憨身后的集合驿卒也是一阵惊呼,不等中间人反应过来,便是齐齐的跪在了焦憨的身后,不容分说,和焦憨便是一起磕了几个响头。

卢象昇一惊,连忙搀扶,“驿丞何故行如此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