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这时,她的鼠标停在海角社区的私信页面上,里面充斥着粉丝来信,有求助,有说故事,也有xing骚扰,二话不说发过果照过来的。猎奇的是,大抵因为她没有表明性别,所以发照片来求睡的,当中有男有女,比例还颇为平均。

姜绮表明过自己不艹粉,这种来信反而更热烈了,之后她便索性装作没看见。

除了粉丝发来的,就是零碎的求合作了……

她扫过去一眼,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对,她怎么忘了这荏,之前是不想打广告,是怕流失固定粉丝,现在关乎生计,写个嵌入式软广,一周的饭钱都有了,她定定神,点进去,用企鹅小号加了那位郑先生──说是小号,她都挂到三个太阳了,用作网络身份。

大抵正是上班时间,过了三分钟,好友申请就通过了。

对方有点奇怪,用的是默认的企鹅头像,个人资料一片空白,当让人怀疑它的可信度的时候,他又是年费会员,而且点亮了不少奇奇怪怪,极为偏门的红钻黄钻绿钻,像挂着一条七色彩虹。

“你好,郑先生是吧?”

“是的,我想为我们公司一项产品做宣传,”他沉吟了一会:“因为公司还在起步当中,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到宣传里,广告牌租不起太多,想在流量多的的网站上租广告,但我下属建议我可以联系一些热门贴的发贴人合作,用相对低一点的价格打广告。”

姜绮啊地一声,这人倒是诚实。

的确,利用网络红人的流量来打广告,是低成本高回报,性价比很足的一种做法:“郑先生,我接广告的方式和别人不太一样,我做的广告比较软,举个例子,如果我光是开一页来说你的产品有多好多好,绝大部份网民会选择忽略,那么广告实际上看到的人就少了。”

“所以?”

“我假设你看过我的贴的话,会发现我是以连载一些真实故事来获取人气的,我打广告,可以编一个故事来将你的产品融进去,虽然没那么明显,但是网民会不设防的认真看进去。如果你能够接受我的风格,我们再谈其他。”

大学生谈生意,很大一种短处就是容易被坑,甚至觉得被坑了也没关系。

特别励志,即使被劳役了,也会乐观地认为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所以一些简单的工作岗位,往往喜欢频繁换新人,换应届毕业生,没经验好骗还能自发性喝心灵鸡汤。

在私信里想找姜绮合作打广告的人,不在少数,由於她行事神秘,一副不想出名的样子,无论是性别还是年龄都成谜,所以即使花花姐事件热度已经渐退,却依然有媒体想采访她。

直白来说,在这段交易关系里,她处於强势方,亦不介意郑先生另请高明。

“可以。”

出乎她意料之外的,郑先生没多久就发来了肯定的答复:“既然你是专业的,我相信你,现在来谈谈价钱?”

相比起创新上的爽快同意,二人为了价钱扯皮了好一会儿,郑先生有着超於常人的水磨耐心,对行价却不太清楚──主要是这种广告方式还没多流行,姜绮魔高一丈,将价钱说高了,让他慢慢刀,刀到了五百块才满意收官。

五百块,差不多是她一个月的伙食费了。

“一周后来验货,将产品资料和要表达出来的重点打包发给我,订金二百五,放我鸽子后果自负,”姜绮隐晦暗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相信有心做好产品的郑先生一定是个明白人。”

郑 11:43:47

当然[微笑]

……说实话,姜绮到现在都不是很习惯,这些人的微笑表情和呵呵里充满了善意。

每次收到类似讯息,她都想下载一个中老年表情包来为他们的友谊干杯。

☆、第019章

姜绮将郑先生发来的产品介绍看一遍,怎么写就已经心里有数。

电饭煲,这个简单。

软文植入,她写烂了的东西。

随便拿个文案套进去,由文中人物夸夸其用处,再私人推荐一下,效果拔群。

【今日,贱贱要跟你们说的故事,关於一个在一线城市拼搏的女孩儿。

每年快到毕业时节,都有许多年轻人怀着梦想涌向b市。

米粒亦是其中之一,

在她的想象之中,b市什么都有,好吃好玩的,能够实现梦想,比起老家,好太多太多。】

用昵称来自称,能够加深观众对自己的印象。

姜绮回想起从前室友于彤去一线城市闯荡江湖的时候,不时在企鹅通讯软件上和她抱怨的日常琐事和难处。大至租房被坑不得不扯下脸皮去跟房东斗智斗勇,奔波寻找合适工作,小至没钱吃不起肉,还得硬撑着跟家里人说过得可好了,只有在昔日同窗面前,才能将苦水发泄出来。

【米粒每天六点钟就要起床,虽然上的是八点钟的班,但起床洗漱化妆,一边咬着夹了大片黄油的面包冲出门,才能赶上公交车。在这安顿下来一周,她已经学会怎么掐着点儿赶公交,赶地铁,吃奶的力气是挤不上b市高峰期地铁的,必须要使出杀│人一样的气势和劲儿,才能勉强成为车厢中被夹成了咸鱼的沙丁鱼之一,在压迫得半只脚要悬起来的情况下,感受胃里消化那块干巴巴的面包,晃荡的饱足感。】

一个去大城市拼搏的女孩形象,跃於纸上。

直播就是有这点好处,只要写得够真,叙事能力好,观众就会感兴趣。

【难道就不能住得离公司近一点吗?

租不起,就连合租都远超米粒的预算,b市又挤又大,好公司都集中在中心地带,整个城市的人每天哗啦啦的往中心涌去,下班了,又呼啦啦的潮退。

有时候,米粒下班时还是明朗的晴天,一下地铁,雨云已经黑压压的沉淀在头上,下起了无情倾盘大雨,在b市不同的区,有时会有一种自己每天穿梭过两个城市的错觉,误入繁华。】

别说,这种类似知音体,又平实一些的文风,其实是很受当时年轻人欢迎的。

存在即合理,就像红文总有它红的道理,心灵鸡汤和段子体能存在那么久,正代表着他们有其受众,例如一些仰慕大城市的学生,或是已经在一线城市拼搏,和米粒处境一样的年轻男女。

只多不会少。

【奇怪的是,当时也不觉得苦,坚强到不可思议。

惟一让米粒最难受的,是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交完水电房租,每日必要开销,她就所剩无几了,一天只能盛一碗咸菜小米粥,或者喝开水。她躺在床上,水在胃里晃荡,昏昏沉沉之间,会以为自己还在挤地铁,而醒来之后,还真特么的又要开始挤了。

她从未如此想念过肉味,饿得双眼发晕的时候就靠睡过去,只有在早餐那顿会吃带着黄油的面包,或是从老家里带来的辣酱,奇葩,但至少有味道,热量高──没力气,就挤不上地铁,上班至少得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