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漂洋过海(1 / 2)

国士无双 骁骑校 1798 字 24天前

汽笛长鸣,波尔多斯号邮轮缓缓离开了江岸,码头上人头攒动,尽是送别的人群,李耀廷不停的挥舞着礼帽,向船舷上的陈子锟和鉴冰告别,邮轮庞大的身躯在黄浦江上渐行渐远,码头恢复了安静,唯有李耀廷依然凭栏而立,眼角有些湿润。

邮轮船尾,鉴冰捏着手帕哭的稀里哗啦,黄浦江岸边鳞次栉比的西洋建筑渐渐的模糊,大群雪白的江鸥在头顶盘旋,一面法国红白蓝旗猎猎飘扬,从今天起,就要和生活了十余年的上海说再见了,熟悉的景色,熟悉的人,不知何年才能相间。

海风渐起,陈子锟挽着鉴冰回舱室去了,他们住在甲板上层的头等舱,房间里有可以看到海的舷窗,顾维钧和他的新婚妻子黄惠兰就住在隔壁,同一层的客人也尽是外交官、富豪等人物,鉴冰迅速抹掉了眼泪,和这些人打成一片,她天生丽质又极擅交际,混迹这种场合真是游刃有余。

邮轮行驶两日抵达香港维多利亚湾,在此停泊一夜,这是陈子锟第二次经停香港,想到去年此时自己还是杀手刺客身份,今日却是堂堂公派留学生,不由感慨北上投军这条路选择的极为正确。

次日,邮轮离开香港,前往安南西贡,在这个法国殖民地停泊了三天,期间旅客们纷纷上岸参观东南亚热带景色,品尝安南美食,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中旬,北京早已秋风萧瑟北风急,西贡却依然是春暖花开时,街上一片葱绿,行人身穿薄纱,不由让人感慨世界之大。

离开西贡后,邮轮穿越马六甲海峡,在弹丸般大小的英国殖民地新加坡停留一晚,加煤加水,然后继续进发,进入浩瀚无比的印度洋,下一站是锡兰。

邮轮停泊在锡兰的时候,乘客们蜂拥下船去购买当地特产的宝石首饰和红茶,鉴冰也拉着陈子锟下船购物,蓝天碧海,椰林斜阳,乳白色的木制港务局大楼上飘扬着英国米字旗,一个白人海关官员懒散的躺在藤椅上,身旁站着两个当地听差和一条狗。

“天啊,怎么到处都是英国人的地盘,香港、新加坡、科伦坡,我总算明白了,英国人真的比咱们中国人厉害多了。”鉴冰感慨道。

陈子锟道:“可不是么,要不然怎么叫日不落帝国呢,这个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完了,咱们中国想要迎头赶上,起码还得一百年啊。”

“一百年……”鉴冰不禁黯然,默默前行,忽然看到路旁椰子树下,一个锡兰少年捧着饭碗乞讨,一条腿已经断了,伤口上爬满了苍蝇,而他已经无力驱赶了。

鉴冰心肠软,见不得别人受苦,正要掏钱包,一个同船青年旅客已经将钞票放在少年面前,并且扭头冲他们友善的笑了笑。

“小哥真是好心肠,去法国啊?”同在异乡为异客,鉴冰主动搭讪道,同时拿出一个金镑放在乞丐面前。

一英镑合成七块五大洋,这可不是一笔小钱,那青年惊诧鉴冰的阔绰手笔,瞳孔略有放大,极礼貌的接口道:“是啊,去法国留学。”

陈子锟伸出手:“幸会,陈子锟,公派美国西点留学生,这是我太太沈鉴冰。”

青年伸手和他握了一握:“周恩来,南开……你刚才说叫什么?”

“陈子锟,怎么,你认识我?”

青年激动起来:“我听过这个名字,火烧赵家楼的英雄之一!”

这样一说,两边便熟络起来,原来五四时期,周恩来曾在天津组建觉悟社,领导反日游行,闹的也是风风火火,为此还被警察厅拘押过一段时间,说起来也算革命战友了。

寂寞的旅途上忽然出现一个志同道合的旅伴,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陈子锟当即请周恩来和他的同伴在当地饭店吃了一顿,席间畅谈许多,周恩来听说陈子锟精通法语后,便说自己前往法国勤工俭学,法语尚且一窍不通,还望陈兄多多指教,陈子锟自然是满口答应。

饭后登船,周恩来随陈子锟前往舱室借书,临行前陈子锟在上海的书店里购买了不少外文原版书籍,从哲学论著到休闲小说全有,可惜法语的却不多,周恩来翻阅一番,正感遗憾之际,却见床头放着一本《共产党宣言》,纸张已经翻得有些陈旧,顿时眼睛一亮。

“这个可是禁书啊。”周恩来半开玩笑道。

“呵呵,每天必看,不看睡不着。”陈子锟道。

周恩来拿起小册子翻了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

1921新年来临之际,波尔多斯号邮轮终于横跨亚欧,抵达地中海沿岸的马赛港。

马赛属于普罗旺斯省,是法国第二大城市,虽然已经是隆冬季节,但地中海气候下的海滨城市却感受不到寒意,旅客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终于可以踏上大陆的土地了。

周恩来等留法学生日程计算的很紧,先行乘坐火车奔赴巴黎去了,临行前大家依依惜别,相约以后书信联系,送别了大学生们,陈子锟和鉴冰在顾维钧夫妇的陪伴下在马赛游览了数日才搭乘火车前往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