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2)

窃国大盗 理想年代 5982 字 23天前

最初回京的时候,他也曾接见过伪清山东巡抚赵申桥的使者,也看过他的那封亲笔信,老实说林风现在也不知道赵申桥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使者除了一再恭贺汉军“安定北疆、卫护百姓”之外什么都不说,一个劲的胡扯一些套话空话,而赵申桥的所谓亲笔信则更是离谱,居然通篇不提军政,只是一个劲的恭维林风,另外就是在四书五经里摘取了不少名句来发表个人看法,而就是这些个人看法还都只是局限在儒学学术范围之内,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如果说赵申桥要提些投降条件倒是好办,林风当然也有心理准备,实际上他也打算妥协,他和他的部下不论是原职留任也好还是进入中央也好,那都是可以商量,但赵申桥却偏偏关紧了大门,一个缝隙都不露,确实有点令人无可奈何。

唯一令人安慰的是,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非常迫切的事情,现在大汉政府可以说是南北两线均获得重大胜利,政权的根基已经完全巩固下来,而且在各个战场上也占据了主动位置,不论是山东赵申桥还是江苏喇布、甚至还是江西的那一票杂牌军,现在也都没能力来进攻汉军,而汉军政府经过上半年的这一次大规模战争之后,除了精锐部队伤亡惨重之外,原本所囤积的粮食军械都损耗严重,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舔一舔伤口,所以这件事情还是可以坐下来慢慢研究商讨,找出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

把这件烦人事情丢给周培公之后,林风便开始审阅前端时间积累下来的政务。因为大汉政府一直采取自由经济政策的关系,尽管在战争时期,帝国领域内工商发展依然非常迅速,很多在原来看来荒诞不经的事物纷纷出现,比如晋徽财团两月之前,就在天津、保定一带连续开设了两个刺绣工场,当然,开设刺绣工场本身是没什么可奇怪的,奇怪的是这个企业却堂而皇之在城市里大肆张贴告示,宣布只招收女工,这个东西在林风看来当然不觉得有什么毛病,但在本地士绅看来却是大逆不道之极,要知道根据传统来说,女人的活动范围那只能是“厨房和卧室”,正经的“良家妇女”连出门买东西都是会被人鄙视的,所以一般在外面抛头露面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婆婆,而且就是这些老婆婆也被归类为“三姑六婆”一类社会败类,在中国文化里充当光荣地反面角色,不论是武松打虎还是什么其他曲目里都是死得相当之凄惨。

可以想象,晋徽财团这一次是惹下了多么大麻烦,以他们在大汉的财力和权势居然都压制不下群众的怒火,被n多“德高望重”的大儒捅到林风的案头上了,真是令汉王殿下有点哭笑不得。

当然,晋徽财团的这个行为肯定是进步,林风觉得自己还是有义务为他们摆平这个麻烦。经过充分的思考,林风亲自接见了几个大儒,与他们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磋商。

“汉王殿下,晋徽商会的那些奸商伤风败俗,坏我大汉民风士气,实在是最大恶极,天津、保定一带士民群情激奋,若朝廷还不断然处置,我等恐有不测之事矣!!”为首的老头须发浩然,神色激愤,这番话一说出口,身后的一众老头纷纷点头附和,“所以还请大王早日决断!!”

“不错、不错!老先生真是见识高超,真为士林翘楚啊!!所以寡人从您身上就能看得出,咱们大汉治下民风淳朴,学风日胜,真是令人欣慰!”林风点头微笑,一众大儒纷纷怡然自得,口中却是推辞不迭,“本来寡人那天看到几位老先生的申诉之后是怒不可遏,当场就要下令发兵把那些败坏我大汉风俗的奸商抓起来,为首者剐,协从者腰斩,然后再将他们抄家灭门……”

“咳……咳……汉王果然大有古风……”老先生打了一个冷战,呆呆的道,“不过此事虽然恶劣,但如此惩处,是不是也还过于严厉了?!”

“这话可就不对了,他们违背了圣人训示,按道理来说那可是罪大恶极,你们知道的,本王这辈子最尊重的就是孔老夫子,谁要是违背他的训示那就是跟寡人过不去、跟大汉几千万百姓过不去!!”林风严肃的道,“所以不能因为这是小事就放过他们,一定要从严惩处,杀鸡儆猴、警示人心!!!”

“那是……那是……”老头满头大汗,连连点头道。

“不过就在寡人写诏书的时候,忽然又想起一事,”林风忽然转过头来,朝老先生问道,“圣人是不是说过,咱们大汉子民要尽孝道,凡事要以孝义为先?!”

“那是自然!”老头吃惊的看着林风,汉王一口一个‘圣人训示’,难道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是啊,当时我忽然想起一个事情,说是你们保定府有个孝妇的老公死了,和婆婆相依为命,家里很穷不能过活,别人劝她改嫁,她硬是遵从圣人之训不肯变节,最后婆媳两个都活活饿死了!”林风转过眼去,神色沉重的道,“当时地方官给我发了个奏折,要求给她修贞节牌坊——你说是不是有这回事!!”

“确有此事,老夫等一众乡绅,还曾在给大王的奏折上联名!!”老头得意的点了点头,捋了捋胡须道,“张王氏贞洁孝义,确实难得,应当资以彰显!”

“是啊,所以我当时忽然就想,如果这个孝妇去工场做工挣钱,那是不是就可以养活她的婆婆,两个人都不会饿死?!”

一众乡绅面面相觑,为首老头愕然道,“这个……这个……大王恐怕想的岔了?!此事焉能相提并论?!”

“哦,原来本王想得就是岔的,你们想得就是对的?!”林风微笑道。

“不、不、不……草民岂敢?!……大王恕罪!!”老头吓了一跳,当下惊恐万分,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草民君前失言,请汉王恕罪!!”

“哎!你看你,这象什么话,难道本王象那种暴虐之君?!”林风笑吟吟的将他扶起,“人都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思、必有一得,’就是本王想错了,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是、是!!……谢汉王宽宥!!”老头抹了抹冷汗,颤抖着爬起身来。

“哦,刚才说到哪里了?是了,说到这个孝妇作工的事情了!”林风笑了笑,“所以本王想了又想,你说有什么办法能既让大家遵从了圣人之训,又能让那些孝妇得已成全孝道呢?!”

“那……大王想出来没有呢?!”

“天可怜见,本王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折衷的主意!!”林风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这些工场要招收女工其实也不是不行,只是咱们要按照圣人的训导严加管制!!”

一众老儒脑中昏昏然一片,结结巴巴的道,“……这个……还请殿下明示!”

“其实也很简单,咱们把工场修得象监狱就可以了!工场修起来之后,再要当地士绅派遣德高望重之士监察,当然这些监查人都得是宗族里的老人,最好有个七八十岁的,比如……比如……”林风偏过头来,对一众老头道,“比如各位老先生就可以嘛!!”

“……”

“当然,几位德高望重,自然是不会让各位去守门的,你们只是要警示威慑那些宵小就行,寡人会叫那些商人招聘一些健妇,四处严密把守,若是有哪个胆敢跑到女工工场去伤风败俗,你们就去报官,叫官兵衙役把这些混蛋抓起来游街示众!!——你们觉得怎么样?!”林风看了看一众老儒,敛起笑容,认真的道。

“这个嘛……”士绅们心下虽然大是惊讶,但也还是觉得这个办法也不是什么不可以实行,众人交换了几个眼色,看来汉王殿下明退暗进,如此煞费苦心,那是铁定要为那些奸商出头了,不得已之下,为首老头苦笑道,“如此……如此,那就谨遵汉王之命好了!!”

第六节

不得不承认,西方人在效率方面确实相当不错,自从在林风得到“鼓励传教”的承诺之后,南怀仁等一票神棍当即马不停蹄奔赴澳门,将这个消息大肆宣扬,鼓动大批传教士北上传播上帝的福音。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讯息虽然在澳门一带比较新鲜,但却还未造成那种轰动性效应,因为就历史来看,中国以往几个王朝对西方文明都还是表现了相当的兴趣,至少不是象后来的那么极端排斥,这里可以从红夷大炮、八音盒以及自鸣钟等商品的销售业绩看得出,而就文化交往上看,明清两代政府虽然对西方的道德伦理嗤之以鼻,但对他们的冶炼、化学、数学以及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羡慕,不少士子还难能可贵的放下了架子当了学生,所以在近来一百多年里,传教士们的事业变得非常之具有讽刺性,因为就他们的传教本行来说,所取得的成果真的是微乎其微,但就个人前途来说那可算得是飞黄腾达,其中尤以利玛窦、汤若望等人为代表,两人甚至在中国政府里混到了正厅级高官。

不过这次南怀仁带回来的消息显然更为特别一些,因为就林风的许诺来看,这次教会方面在中国可谓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际上就他们原来的打算,能够让中国政府保持在公允的态度,不歧视、不排挤、不压制天主教那可就真的是上上大吉了,而现在忽然听到中国北方政府首脑忽然决定在官方给予教会支持,真是令人有白日做梦的感觉。所以当南怀仁回到澳门大肆赞美林风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很不以为然,以为“那个北方的统治者”只是要找一些会编写历法、铸造火炮的学者罢了,不过当南怀仁、汤姆逊等人把开办“东方神学院”事情用商业布告的方式粘贴出去,并且开始大规模召集天主教传教士北上时,留驻澳门的各大商会才突然象被集体k了一棒似的省悟过来,意识到这里面的巨大商业机遇,于是大票欧洲商会一窝蜂的跑到本地的天主教堂,企图在南怀仁那里捞一章船票。

林风对于这个历史上的第一个“东方神学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为了表示大汉朝廷的诚意,南怀仁等传教士的船票是由大汉政府包干,由大汉海军第一舰队率两艘战舰护航,由天津出发直航澳门,负责指挥的是大汉王国一名叫苏茂的海军上校。所以这些商会代表很快就发现他们似乎在这里就能和大汉官方进行沟通,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在众多商人的强烈要求下,葡萄牙王国驻澳门总督维特拉不得不发出信函,邀请大汉海军对澳门进行友好访问。

苏茂是福建人,与施琅一样,他原来也是在台湾舰队中混饭吃,是施琅的亲信部将,后来因为与上级关系过分密切的关系,当施琅与郑成功翻脸之后,为怕株连丧命,于是就跟着施琅老大一同投降了清廷,此后一路辗转反复,就成了今天的大汉海军上校。因为是将军的心腹,所以此次的这个重大护送任务也落到了他的头上。

因为租借地的特殊性,澳门一直在中国的内战中保持着中立地位,所以尽管晋徽财团等在此前与澳门商会有着许多商业往来,彼此并不是很陌生,但为怕引起台湾舰队的忧虑,汉军方面除了商船之外,海军战舰还不是很方便的开进澳门,而且即使是混进去也不可能,除了无法封锁消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式的方块头福船和西方式的多桅舰船在外形上区别太大,人们一眼就能判断得出,所以为了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当护送舰队行使到澳门海域之后,苏茂便把船开到黄埔港停靠补给,等待南怀仁等的消息。

这次接到澳门总督的邀请之后,苏茂表现得相当犹豫,当然,这里并非是他不敢去澳门“单刀赴会”,葡萄牙和大汉王国不是敌国,而且从信笺上看,这次会晤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性可言,他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自我感觉军衔太低,象这类外交事务根本不在他的权限范围之内,而且尤为危险的是他还是一个高级军官,象这种事情若是一个文官来干倒也没什么,大可看成一个意外收获,但作为一个军人那可就难免有瓜田里下之嫌,要知道若是哪一天不小心得罪了某个小人,在汉王那里奏一本“居心叵测”或“里通外国”之类,那乐子可就大了。所以经过仔细斟酌之后,他收下了澳门总督的礼物,但委婉的拒绝了他的邀请,当然,根据中华上国历来的规矩,为了表示“天恩荣宠”,他也给澳门总督回赠了一些丝绸瓷器以示友好。

虽然因为汉军军官过于谨慎而关闭了官方大门,但这并不能抑制广大商家对金币的追求。因为就目前中国的外贸形势来看,南方沿海的一两个通商港口简直令人郁闷得发疯,欧洲商会们现在做梦都想打开中国的门户,与这个人口世界第一的庞然大物进行全方位的贸易,于是在众多商会的联手施压下,南怀仁等人不得不连夜赶赴广州,向苏茂上校传递了澳门商会代表随船北上的请求。

欧洲商会在此事上确实表现得盛意拳拳,为了讨好林风的欢欣,一众澳门、荷兰、英格兰商人除了奉送大批“进贡”之外,甚至还有不少人表示愿意为国王陛下的“传教大业”贡献一份力量,为正在筹备中的“东方神学院”添砖加瓦。

这个要求还是可以考虑的,苏茂上校在广州连续找了几个老儒,终于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找到先例,据说原来的三宝太监也干过同样的事情,而且明成祖陛下听到这个“威服四海、外夷来朝”的消息之后也是立即“龙颜大悦”,所以在苏茂看来,这简直就是天上砸馅饼的事情,不花钱的买卖谁不愿意干?!

南下时的三艘舰船大大扩充,在天津进港时候已经变成了六艘,待一众传教士和大批商人赶到北京的时候,“东方神学院”经过近两个月的日夜施工终于竣工,而林风则亲率一众大臣出席这个学校的落成典礼。

这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时教授东西方文化的学校在命名上倒是经过一番波折,按照南怀仁等人的意思,这所学校应该叫“圣约翰神学院”,不过当他们一提出这个名字就遭到了以李光地为首的汉军大臣的激烈反对,其实对于主公要开这个劳什子什么西人学堂,绝大多数大臣都觉得有点莫明其妙,要知道咱们中华乃天朝上国,人文荟萃精华无数,自己研究自己的都还忙不过来,那还赶着学蛮夷一套岂不是有点匪夷所思?!有这功夫还不如把钱财花到国子监、律算学堂等国立大学上,不过想法归想法,既然林风一定要办,他们也胳膊拧不过大腿,何况这个时候林风打的是“赏赐功臣”的旗号,那按照燕王“千金市马骨”的历史教案,这么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自从瑞克将军屡立大功、深为主公宠信之后,现在在大汉朝堂里倒也再没有人敢拿什么“红毛蛮夷”之类说事,所以在这个趋势下,大部分都愿意把传教士为林风服务理解为主公“德行深厚、威名远播”,从而导致连番外人才都“四方来投”。孔圣人都说了,治理国家贤才是第一的,君王要以优抚人才、善于用人为第一美德,而且象南怀仁先生这样为我大汉立下大功,不求赏赐只要求办个学校教书育人的品德简直只能在“三代之治”那种背景下才能找的到,如此淡泊名利真是不能不让人钦佩。时下建州蛮夷乱我中华,世风日下,这种风骨不鼓励一下真的是说不过去。

饶是有了很大的民意基础,但这么多老外突然出现在北京,其观瞻效应也是轰动性的,广大百姓除了对欧洲人的外貌服饰惊叹万分之外,也对他们携带来京的商品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当这一队乱七八糟的欧洲商会代表团招摇过市时,万人空巷,勤劳善良热情似火的北京人民在大街两旁集体列队欢迎。

这种场面令大汉朝廷一众官员大感得意,要知道象这种活动就算在历史上都不多见,几千年来,有过这个记录的那可都是威名赫赫的盛世王朝,国家强盛、君主贤明,大臣能干,所以此次大规模蛮夷来朝虽然和他们拉不上什么关系,但也不并不防碍他们享受这种成就感。

听闻南怀仁等人来京,而且还有许多商会代表随行,林风立即派人传诏,在中南海汉王府内接见这些国际友人。

出于礼仪方面考虑,能够得到汉王接见的只有一些商会的头面人士。林风高坐在王座上,看着这些老外排成队伍鱼贯而进,心中真是得意非凡,要是还在那个时代,自己恐怕连去外资企业打个工都没资格,哪里有可能象现在这么风光?!

“拜见尊敬的国王陛下,我是葡萄牙澳雷商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