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停止支持(1 / 2)

超级能源强国 志鸟村 1819 字 1个月前

大华实业和关联企业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尤其是并行工程和优化供应链两个长期战略的施行,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组织模式。由此带来的,是仍处于资金积累阶段的大部分关联企业,在组织模式方面毫无抵抗之力,不可避免的要受控于大华实业。

在大华模式下,关联企业从原料采购,到组织生产,再到产品销售的一系列过程,都要受到大华实业的监督和指导,某些重点配套企业和下属公司也没多大的区别了。

可以说,这些供应商除了利润和股份是自己的,大方向的挪移余地是越来越小了。

大华实业的重视和控制,也体现在战略事业部的权力分配中。作为战略事业部的部长钟志根,他在兼任大华实业副总裁的同时,其负责的主要工作就是并行工程的完善和施行,无论是lng船,海上钻井平台还是海沧计划,其蓝图皆由钟志根设计和操纵。

另一方面,大华战略事业部的副部长张超,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优化和控制供应链,并据此掌控大华实业和关联企业的物资采购和库存。其下属的采购委员会,每年影响着数百亿元的资金流向,由此产生的辐射,已不仅仅是大华实业和下属关联公司了,更是能左右一个地区的发展。

这也是在大华的严格管理,以及新团体欣欣向荣的局面下,才能有正向的激励。否则,无论张超还是钟志根,都能变成手指缝露一点,即可养肥一伙人的强势人物。

若是在欧美国家,大华实业这样的控制方式是很有可能受到针对性的调查西的,遭遇反垄断调查几乎是必然的。

但是,在中国等亚洲国家,集团公司和财团一样,本身就是托拉斯的变种,只要持续的发展下去,垄断是难以回避的。

苏城的大华实业,却是再次充分的利用了中国的国情和制度,在资本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很容易的获得了数个行业的支配权。

即使是中船重工这样的央企,因为并行工程和供应链的制度,它们的权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远不止20%的股权那么简单。

而且,随着中船重工的效益自增,他们摆脱大华船业的困难也会相应的增大,别说是安排一些员工了,就是进行裁员都不难。

汤处长不明白大华实业和中船重工的关系。但对826所的职工们来说,能进入央企工作,自然是很好的选择。

特别是收入颇丰的中船重工,比普通的的行政机关的收入更高,苏城给826所的职工两天的时间考虑,同时也安排人力事业部进行相应的考察。

这年月,本科生仍然是稀缺物种,有十几年乃至二三十年研究经验的员工,自然是难得的。相当于副教授的副研究员以上,大都能达到“特殊贡献清单”的要求。当然,大华的体系本身是重视结果的,能够达到清单要求的职员,并不能立刻进入清单,而是需要做出“特殊贡献”,才能获得自己的一份红利。

以大华实业目前的标准,这份红利的金额可以高达十万乃至百万元,只看该员全年的评级如何。

826所的员工们不是很在乎这块“画饼”,他们所处的环境,实在是沉静了太久,如一滩死水似的,也许有人会幻想好事发生,但他们所幻想的好事,不过是增加一点工资,多一些奖金罢了。几千上万元的红利,在没有落到他们手中以前,几乎无人相信。

何况,借调到大华实业,与大华实业的员工,终究是有些区别吧。

826所的研究员们如此想着,却还是签下了申请借调的文件。

苏城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内容,已经超过了众人的心理底线。

第三天下午,苏城和第一批出发的研究员们,就坐上了火车。

吕所长和严海斌板着脸到车站送行,还带了几麻袋的苹果,状似友好的送给即将离开的研究员们。

他俩有三十多人,半数是行政人员,半数是年轻的助理研究员。前者是因为大华实业不需要,后者多半出于自己的选择。和副研究员以上的职员不同,助理研究员的级别太低,无法得到类似南道的条件,若是不愿裸身前往大华实业,就唯有放弃。

火车拖出长长的喘息声,像是一头老种牛死的,吭哧吭哧的磨路去了。

吕所长心不甘情不愿的望着转弯的车尾,愤然道:“都是些白眼狼,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严海斌回头看看身后的人,咳嗽一声,道:“不管怎么说,咱们的总经费是提高了。”

“研究经费。”研究经费是要受到大华实业管理的,以大华的会计部门的实力,随便两个人是做不出合格的假账的。

严海斌无所谓的笑了笑,道:“反正就这么几个人了,咱们省下了研究经费,办公经费总是要多些吧。”

吕所长回以苦笑:“人少要是好事的话,那真的事了。没想到,大华挖人挖的这么狠。”

“科工委同意了,他能客气得了。”严海斌说着就摇头。

除了一些初级研究员,826所基本没有剩下多少人。这也是因为苏城并不信任826所的两名领导者,856所就能稍微多留几个人,在自己的研究所内继续做跟踪性研究。

火车看不到了,吕所长带人回到研究所班车,返回826所。

到了研究所的办公室,却见汤处长坐在办公室里,老神在在的看着报纸。

虽然很不待见这位出尔反尔的科工委处长,吕所长还是一边忙着倒水,一边问:“您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