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章(1 / 2)

玉玺记 石头与水 1955 字 15天前

对于穆安之交待的事,李玉华非常认真, 反正她也每天都会去慈恩宫, 没几天就侦察回来,说是陆国公夫人进宫请安, 还在凤仪宫留了午膳。晋国公夫人也时不时进宫给太后请安, 要说晋国公夫人挺可怜的,她虽应着国公夫人的名衔, 说来也是宗室,只是宗室的国公断然无法与民爵国公相比, 晋国公这一支是晋王旁支, 真正在朝中受宠的是晋王一家。

这位国公夫人即便进宫也只能陪坐末流,有时慈恩宫去的人多, 她也末座都排不上, 就只能先回去了。

四五十岁的半老妇人,亏得这位夫人言语伶俐,玩笑话也多,她时常露面, 蓝太后待宗室向来恩厚, 也挺欢喜。

在慈恩宫打过几回照面儿,晋国公夫人还跟李玉华拉近了关系, 李玉华也是个伶俐人, 只管不动声色的收下晋国公夫人打发人送的两筐北疆蜜瓜, 着人回了两筐山货干果。

晋国公夫人果然按捺不住, 私下到皇子府拜访李玉华, 就说起朱家的案子来。李玉华只做不知,“我们殿下如今倒是在刑部当差,可他管什么案子我就不知道了。嫂子也知道我,我也不懂官场上的事,更不懂审案断案。嫂子打听这个做什么?”

“也是我们国公爷操心,这案子其实跟我家没关系,这不是我们国公爷相中了朱家那位举人么,如今他家又有这桩官司,真是叫人放心不下。”

“刚听嫂子说朱家不是经商的么,怎么还有举人的事?”李玉华这装模作样的本事绝对已臻化境,她又问了起来。

晋国公夫人道,“妹妹有所不知,朱家虽是商人之家,却是有个极出息的孩子,就是这位朱举人,如今才二十二岁,就考取了举人功名,我们国公爷很是欣赏他。恰好我们家里的四姑娘到了说亲的年岁,国公爷说了,只要小伙子人才出众,咱们也不是那挑捡家世的人家。”

“唉哟,那我先跟嫂子道喜了。”

“同喜同喜,就是朱家这官司叫人愁。”

“嫂子有什么可愁的,这是朱家自己的事,也不干咱们什么?”

“哪里能不干呢?就叫人挂心。”晋国公夫人的眼神里充满暗示。李玉华也不装聋作哑,直接说,“那嫂子过来找我,是想叫我跟殿下说,偏袒着朱公子些。”

“不不不,哪儿能让三殿下循私。原本朱家无嗣,朱公子是朱老爷嫡亲的小兄弟,最近的血脉了,再怎么说,祖产也得朱公子继承。妹妹说是不是?”

李玉华虚笑两声,哪里会上这话套儿,“这我可不晓得,这得律法说了算。”

“律法也是这样说的。”晋国公夫人道。

李玉华立刻一句话,“那嫂子还愁什么,我家殿下您是知道的,最公正不过,一准儿按律条判。”

晋国公夫人登时仿佛生吞了个大倭瓜,看着李玉华一脸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笑意,晋国公夫人再说不出旁个话来。

.

凤仪宫。

太子听陆皇后说完朱家事,正好喝完手里的蜜瓜酥酪蜜糖羹,把碗递给太子妃,“再来一碗,这羹调的好。”

陆皇后笑,“你常过来,我天天叫人做给你吃。”

“我哪天不来母后这里。”太子一臂侧后支在凤榻扶手上,宽大的衣袖迤逦垂下,较之往常严谨,多了些随意,“倒是舅妈,这会儿进宫来怎么说起朱家的事。朱景半年前过逝的,临终前还写的遗折递上来,父皇心里很念着这位老臣,还感慨了几句当年的情分。这都以前的事了,舅妈怎么想起来跟母后念叨这个,还是人朱家自己家族的事。”

“这不是旁支的一个丫头嫁的朱家人,求到你舅妈头上,说的好不可怜。你舅妈却不过同族情面,才说到宫里打听一二。”

“这事跟母后打听也不对路,您也不知道外头审案断案的情形,她这是找错了人。”

太子妃端了甜羹进来,正听到太子问,“可是有什么内情?”

陆皇后道,“要是旁的案子,拿你舅舅的帖子过去吩咐一声罢了,如何能扰到我。这案子是三殿下经的手,你舅妈倒不求三殿下偏颇哪一头,只求他千万别因着朱家人娶了陆氏女就格外为难。”

“母后您这话中带话。”

“表哥不知道,这不眼下就是三殿下家的安宅酒了么。三弟妹进宫跟皇祖母说,三殿下还是心里有些不痛快,母后能说什么,三殿下不痛快无非就不去他那里罢了。”太子妃把甜羹放到太子手里,很有几分生气。

“那到时你也别去了,你在宫里陪母后,母后把给三弟的赏赐一分不差的颁下去就是。”太子搅了搅,蜜色的蜜瓜与雪白的酥酪混合在一起,夹杂着蜜糖的甜香飘散,“他与我们不合倒也不是什么秘密。真不知道怎么就开了窍,以前像个圣贤书里钻出的木头人,倒好对付。自他这一翻脸,我们就只能说好,不能说一句不好了。”

“今天舅妈进宫的时候,三弟妹在慈恩宫吗?”

“在,她成天长在慈恩宫,在慈恩宫的功夫比在她自己个儿的家都长。”

太子把甜羹放在一畔,“那这会儿三弟肯定知道舅妈进宫找你俩求情的事了,但凡谁伸手,那就正中他的算计!”

“表哥你也不能问一句这官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