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四 填坑的陈宫(2 / 2)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131 字 1个月前

而另外一个苦苦寻求回到中央机遇的毛玠虽然没有回到中央,但是也距离中央更近了一步。

根据这一次的经验,毛玠甚至开始期待起了下一个倒台的尚书是什么人,好让他回去接任。

在上党郡任职多年,一直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吕虔进入大家的视野,他被调任为凉州刺史,一跃而为封疆大吏,情况的确特殊。

内阁群辅之一,也是南书房侍读之一的徐庶被调任上党郡守,等于外放出去历练。

可想而知,同时有了地方主政经验和中央主政经验的徐庶的未来不可限量。

与此同时,因为兵部内分管各州仓储的侍郎、郎中、员外郎等官员惨遭集体问责,于是郭鹏大举调动内阁阁员填补兵部官员缺乏。

接着又火线提拔兵部自员外郎以下的五十多名黎庶出身的基层小官升任基层管理职位,协助内阁阁员们撑起了兵部的日常工作。

接着,郭鹏给兵部规定了大量的全新的职责规范。

包括分管某州仓储系统的部门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分管地区度过,时间不足,立刻撤职,一旦出现问题,直接追究首脑的职责。

兵部从上到下人人自危,兴冲冲赶回来接替职位的陈宫一看兵部这个烂摊子,顿时就意识到自己并非是天选之子,而是来填坑的。

好家伙,一口气罢免三分之一的官员,等于把兵部来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大换血。

好几个部门从郎中到员外郎全部换了一个遍,全都是新面孔,没有一个老面孔。

可以确定的是,皇帝的反腐风暴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

兵部面临大换血,一些和兵部往来神秘的职权部门也遭到了牵连,被进行调查。

财政部和内阁审计司就面临着程昱的严格调查,财政部尚书王粲和内阁首辅曹操再次面临政治风暴的波及,遭到调查、审讯。

当初,大家都以为这是一场针对仓储系统和军需系统的风暴,其他部门都能作壁上观,吃瓜看戏。

可谁曾想,这场风暴还是很快扩大化,波及到了其他朝廷部门,反倒是地方政府,因为职权有限管不到仓储,面对地方上的中央官员软弱无力,所以逃过一劫,没有被波及到。

也算是运气很好。

所以很多人就发现,地方官员的确待遇没有中央那么好,权力也不大,还经常被地方上的中央官员欺负、嘲笑。

但是一旦发生政治风暴,倒霉的都是这些中央实权官员,而非地方上的官员。

世上果然没有两全法。

王粲和曹操遭到了程昱的严格审讯,然而审讯来审讯去也审讯不出什么严重的问题,最终只能断定曹操和王粲有失职的嫌疑,本身并没有贪污腐败的事实。

财政部和内阁审计司的官员也大部分都是无辜的,最多也就算是失职,仅仅只有少数几个人被查出了其他的问题,进一步接受调查去了。

朝廷上的风向逐渐开始转变,大家从一开始的闲庭信步变为行色匆匆,大家再度想起了皇帝当年掀起政治风暴的时候,那无数人哭爹喊娘悔不当初的惨状。

鬼知道这一波反腐风暴会不会刮着刮着就刮到自己这边来了,很多人都为此开始了自查,生怕自己也会被程昱一波带走,然后被狠狠的收拾,就此死在诏狱里,不得见天日。

谁也不想迎来这样的结局。

只能说目前,洛阳的风声真的很紧。

而就在这样一个风声紧的关头,一封密信悄然无息的送到了郭嘉的府上,摆在了郭嘉的书桌前。

郭嘉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是晚上回家以后的事情。

白天在参谋台听到了很多风言风语,他又跑去内阁打探消息,但是始终没得到什么有效的消息,只知道曹操被带走协助调查一天多了,到现在也没个准信儿。

他为此感到担忧。

外面人都说,曹操和他郭嘉是朝廷政治的风向标,一旦出事,跟着他们走,准没错儿。

可事到如今,哪一次朝政风波都给波及进去的曹操又一次被波及进去了。

曹操从来不是什么风向标,他自己都嘲讽过自己,说什么要不是他的妹妹是皇后,他人早没了。

在这样一个地位上,行使这样一种权力,背后还有这样一位皇帝,难道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

在洛阳城内生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小官还好,高官,那危险系数不要太大。

曹操根本不是什么风向标,他多少次都岌岌可危了。

郭嘉自己也不敢说自己就是什么风向标,他倒是没有被调查过,没有被卷入过什么政治风波,但是这是他用非常极端的方式换来的。

放荡不羁,不守礼法,不为世人所尊重,这是他自污的手段。

不置产业,不要土地,靠着赏赐和俸禄过生活,大手大脚挥金如土,这是他自保的策略。

他比谁都清楚,他之所以可以安然无恙到如今,原因不仅在于他是郭氏宗族,他是元从功臣。

更在于他显露出来的没有政治野心的实际行为和政治操守。

那位皇帝陛下早已不是当年和他同床共枕一起谈论军事话题还十分强硬的把他从颍川带走的青年将军了。

这一点,郭嘉十分清楚。